我從小就對自己的名字不甚滿意
因為真的不好念,甚至讓我覺得...帶有點娘味兒
總覺得男生的名字必須帶有點霸氣才好
想去改,又嫌麻煩,家人也持反對意見
只恨爺過世得早,不然我鐵定向他老人家抗議
不過媽說這名字是我還沒落地時他就想好的了
當然也代表著他對孫子的期望,因此我似乎也不好抱怨
『不幸中的大幸』是,他沒給我起一個菜市場名
雖然我不是很喜歡自己的名字,但我卻堅持不另取英文名
名字,代表該民族文化的傳承,甚至包括了家人的期望
John、Peter、Mary、Sarah...
這些老外菜市場名代表了什麼?我不知道
所以我怎麼也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華人總愛取英文名
好像不取個洋名就不夠『高尚』
但我發現日本人、韓國人都沒有這種習慣
當然其它國家的人就更少了
當然我的名字不好唸,「育」字發音對老外來說有一定難度
所以我很『貼心』地要朋友們唸我中文名的尾字即可
「叡」不難,他們就當成「Ray」來唸吧?
我是這麼想的
但是每個外籍朋友,都很堅持,一定要唸我的全名
即使他們發音並不十分正確
但我很感動,真的
因為他們當我是朋友,尊重我的名字,也尊重我的文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酒井老師:リさん,你的名字真的很棒...
在日文裡,「育」是イク,「叡」エイ...
兩個字都有聰明的意思,真的不簡單啊!
我(狂喜):先生的意思是...?
私は...頭がよくて、賢いですか?
酒井老師:いいえ...我的意思是...
幫你取名字的人真的很聰明!